5年多前爆發的「反送中運動」造成逾萬港人被捕,當中6000人至今仍未被起訴。港前高官張炳良等提議港府盡早「劃線」,不要再追究仍未有足夠檢控的拘捕個案,但在周一(28日)卻被保安局長鄧炳強不點名批評,建議「不符法治原則」。有曾經被捕、現已逃離香港的抗爭者,質疑當局「營造國安需要」另有目的;有評論則認為,此等做法等同向外界證明,在「紀律部隊治港」下「香港未來無任何希望」。
鄧炳強不點名批張炳良建議「將非法事情合法化」
前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近月接受港媒訪問,提倡港府在若干時候公布不再處理在「反送中運動」期間拘捕、但至今仍未有足夠證據起訴的個案,形容是「為事件劃一條線」而非「特赦」。
保安局長鄧炳強周一(28日)不點名反駁,形容拘捕是「天經地義」,而被捕者至今仍享自由,但過往行為令他們可能要承受法律後果,與其本身是否享自由「完全是兩回事」。
鄧炳強說:「我理解有人提出,到某個時間不作控告,就應該答應不作起訴,其實這是把非法事情合法化,我覺特這不符法治原則。非法就是非法,總之在任何時間,除非法例規定有時限性,否則有證據我們就會作出檢控,這是合乎法治原則。」
根據警方數字,涉反修例運動而被捕的有10279人。截至今年3月底,完成或正在進行司法程序的有2961人。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提堂的「新案」有68宗。被捕而未被檢控的,約有6000人。案件曠日持久才作出檢控、受審,會否有證據散失、構成不公之嫌?鄧炳強不同意,認為當年動輒數百人出來「暴動」,相關部門需逐一翻查閉路電視等取證需時,若有證據而故意不拘捕,待「喜歡時才拘捕你」才是不對。
港官去年至今多次改口
翻查傳媒報道,港府就此問題的說法可謂辰時卯時皆不盡相同。2023年2月及3月,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曾兩度稱「正檢視未被起訴的拘捕個案,期望在月內公布處理方式」;但此說法去年5月被行政長官推翻,李家超當時形容不基於證據考慮的時間表是「不設實際」。一個月後,蕭澤頤改口,指「比之前預計複雜」但仍在檢視。至去年年底及今年初,鄧炳強及蕭澤頤的口風則改為「因應證據個別處理」。
曾被捕者:「踢保者」心理壓力大 斥為撥款而吹噓「國安需要」
海外組織「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」創辦人阿政,曾因為「反送中運動」而被捕,保釋一段時間後最終獲撤控,其後離港。他形容當時自己身為教師,最大的麻煩是如何在學校不知情下到警署報到,但當年拒絕續保(俗稱「踢保」)的被捕者,至今所承受的壓力仍然相當大。
他說:「踢保的心理壓力是會大很多的,因為其實你只是換取一時的方便,但是留下了一個讓警察隨時再爆你門的機會。」
阿政認為,港府保安體系至今仍然不斷重提「黑暴」威脅仍在,同時繼續緩慢地進行清算,除了是向中共表忠,亦另有目的。
阿政說:「簡單來說,他們只是在拿撥款而已,這個大家都明白的。他們就是在『騙』國家資源,不好意思,我要用這個字眼,是『騙』,他們內部都是在騙自己人去拿資源。因為事實上香港根本不會再有一種像2019年的大規模動員能力,現在大家明知道是沒有的。而大家現在首要想的是甚麼呢?說真的,留在香港的人都是想過好自己的生活。所以在這個狀態下,根本他沒有案件可以做,他唯有不斷的去吹噓自己做了多少事,不斷的去誇大整個威脅有多大,斬草未除根似的,去營造一個有他們所謂的國安需要。」

黃偉國:社運「上位」高官欲續套政治紅利
時事評論員黃偉國認為,陳國基、鄧炳強以至李家超等保安體系官員因社運而「上位」,所以現在他們為繼續套現政治紅利,而否定陳智思、張炳良等傳統港英時代政治精英的建議。
黃偉國說:「一般正常人都希望香港能夠復原、補償,或者甚至是整個社會氛圍不會這麼惡劣之下,(而提出)一個很溫和的意見。但是如果你說那三個官員都仍然用一種很尖銳的方式,去反駁或者甚至是否定他的說話的話,我想唯一理由就是說,香港現在在紀律部隊治港的情況之下,無論他的公共行政、無論他的管治,或者甚至是他們解決經濟的能力,不斷在一個低劣的狀況發展之餘,更加給不到香港人對現狀或者未來有任何希望。」
過來人:離港與否難評對錯
而作為已經出走的過來人,阿政形容現在6000名被捕者就像玩俄羅斯輪盤,是看誰在甚麼時候「中獎」,選擇留港與否並無對錯可言。
他說:「有些人會覺得刑期可能是10年至20年,真的沒有了大部分的人生,他選擇出走是很合理的。但有些人會覺得,其實我估計自己也是坐兩三年,但為了兩三年我要離開我的故鄉、離開我的親人;也聽到很多人移民之後,感情關係是會破裂的,很不幸地。那是不是要扔下身邊所有重要的東西,去別的地方展開新生呢?只是為了兩三年。有些人真的寧願坐兩三年監,那這是不是一個不理性的行為呢?絕對不是,每個人有自己的取捨和選擇。」
另外,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周一接受《明報》訪問時指,在反修例運動中被捕但未被控者可「如常生活」、「可以行使一般人所享有的自由,無論讀書又好、工作又好、出埠旅遊又好」;但本台同日的 報道引述一名在2019年被捕但未被控告的受訪者稱,外遊返港時遭無故扣查、搜身、檢查手機,怕會被拘捕而不敢去旅行,5年來一直擔心警方會隨時提告。社工陳虹秀亦表示,有社工曾經被捕、沒被檢控,已不獲社工註冊局續牌,失去專業資格,絕對不是「如常生活」。
編輯:陸南才、施芷珊 網編:畢子默